English / 中文

媒体聚焦 首页 > 内网新闻 > 媒体聚焦

专业阅读成就幸福教师(现代教育报)

来源:组宣部 发布 时间:2018-01-27

  2017年11月20日 A7版

  “专业阅读影响着教师专业成长发展。”11月14日,北京市中小学教师阅读论坛暨第七届读、用《北京教育丛书》征文启动仪式在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召开。此次活动由蜜桃臀AV高潮无码联合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委员会举办,致力于倡导以阅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阅读质量。

  论坛特邀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以及王欢、陈延军、张悦、于静等《北京教育丛书》作者分享交流。本期摘录专家部分观点,以飨读者。

  名家报告

  阅读高度决定教师精神高度

  朱永新

  民进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

  阅读高度决定了一个人的精神高度。我一直认为,只有专业阅读才能成就幸福教师。

  专业阅读,就是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阅读。在那些最伟大的书里,有着人类几千年的教育文明所创造的教育智慧和财富。现今我们所面临的很多教育问题,在伟大的著作里基本都面对过,尽管时代和形式不同,但是本质有相通之处。所以,从书籍中借鉴前人的教育智慧可以避免走很多弯路。

  如何开展教师的专业阅读呢?围绕课堂、课程和学生来展开是关键。教师专业阅读的根本任务是构造一个合宜的大脑,只有读那些最值得的书才不浪费时间。强调根本书籍的阅读选择,可以让教师重新学会面对教育根本问题的能力。阅读教育经典之外,学科阅读的重要性也应得到关注。

  教师的专业阅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专”,一个是“问”。所谓“专”,就是能够专心致志地去精读某一领域的书籍。不精确的阅读不是真正意义的专业阅读,很难真正获得专业的成长。国外研究表明,人如果在一个领域花六个月时间持续不断地进行阅读和学习研究,就可超过该领域人们的平均水平。观察身边一些一线教师从优秀成长为卓越的过程,专业阅读在这中间起了很大的作用。

  阅读过程中会有这样一种情况:不少人阅读了但效果不好。这便涉及到了“问”。不会提问题也是读不好书的,因为阅读本身是对话的过程,仅仅消极地接受知识并不能真正把握精髓。在专业阅读过程中,提问帮助我们理清知识的源流和内在关系。我觉得,其实所有学科,在专业阅读过程中主要就是问三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当然,真正弄清问题还要从一本书追溯到另外一本书,在书和书之间建立联系。

  阅读对学校品质的提升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教师的阅读确实能够撬动学生的阅读。但现在,教师阅读也存在着急于求成和形式单一的问题。阅读是“粮食”不是“药品”,不能功利化。各种各样的读书会和创意的读书活动,可以帮助读书真正深入下去。而阅读与写作、与教师专业交往的结合,能够激发教师深入思考,通过共同体扩展教师的视野。

  主题论坛

  呼唤“有担当的大阅读”

  王欢

  史家教育集团校长

  正高级教师

  王欢(史家教育集团校长,正高级教师):在教师专业成长路上,史家教育集团倡导“有担当的大阅读”。以家国情怀为价值内核,以专业研修为推进载体,以教育教学为实践路径,强调通过形式多样的阅读,促进教师主动、协同、全面和持续发展。

  深度阅读强调专题组织和学术交流,让教师在深度阅读中切实加深教育本质理解,提升主动发展意识。老师们围绕专题研究,经历了文献阅读、课堂研讨、教学实践、学术探究、论文撰写等环节,大容量的教师深度阅读,支撑起高品质的科研课题。

  伙伴阅读凸显社群组织、情境交流,让教师在伙伴阅读中实现和谐群动发展。全体教师在真实育人情境中开展伙伴阅读、融合教学。

  广域阅读注重场域组织、人文交流,着眼无边界场域的教师阅读,组织教师走进文化遗址、古代书院、人文展馆。全学科200多位教师在精读数千万字文献的基础上,研发了史家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物馆系列课程。

  前沿阅读力推多元组织、创新交流,让教师在前沿阅读中不断生发前瞻性的专业思考。在“史家讲坛”中,老师们汲取时代教育发展的新思想、理念与方法,深入品读了一批名家名师的人文新知与教育智慧。

  读思结合促教师成长

  陈延军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语文特级教师

  全国模范教师

  作为一名好老师,当你站在讲台上,呈现给学生的应该是什么呢?我认为,一定是教师阅读的精华和生活经验相结合的内容。无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教师都应该阅读。不但要阅读,还要阅读杂书,阅读一切健康的书,做到杂中有专、专中挑精、精略结合。教师在课堂上教学不能“缺斤短两”,不阅读的教师教学是会出问题的。

  我觉得,阅读不是走马观花,而是应该读以致用、读用结合。阅读中,教师不妨多问自己几个问题:我为什么要读这本书?读这本书要怎样和本学期的教学实践挂钩?读这本书又会对上学期的教学实践产生怎么的变化?鲁迅说,读书重要,还要阅世和观察。阅读并不能改变一切,只读不思不算阅读,有思考的阅读才是真阅读。

  阅读改变教育观念

  张悦

  北京汇文中学

  地理特级教师

  一个人的阅读史便是他的精神发育史。而我的阅读史就是对如何当一名称职地理教师的认识的不断深化。从认为被学生喜欢的教师是称职的教师,到帮助学生提分是称职教师,再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自主建构知识才是称职教师,我的阅读也经历了从“浪漫期”走向“精确期”的过程。我对“好课”“好教师”的认识变化,恰好和阅读方向的转变发展重合了。

  犹记得十几年前,我刚成为北京市市级骨干教师,欣喜之余便觉茫然。下一步该做些什么?该往哪儿走?无人指点的我只得从书中找答案。这一找找到了一片新天地。我看了很多名家的书、看了《北京教育丛书》,看了地理学科专家的书。我发现,卓越教师身上的共性就是不单纯把自己视为教师,而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肩负着教育使命。由此,我也开始涉猎方法论、哲学、课程与教学论的书籍,希望通过自己在课堂上的高站位引领学生用学科视角和思想方法来看待和解决问题,影响学生热爱并投身到学科领域中。

  多年阅读成为了生命中的习惯,它让我过着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

  阅读讲方法 读书不能等

  于静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馆长助理

  文献借阅部主任

  阅读是有方法的。首先,要读思结合,就是带着问题和思考去读书。其次,要精专结合,读专业书的时候要细致反复地理解其意思。最后,提倡阅读时先了解目录,核心内容、感兴趣的内容就精读和细读,不是特别重要的内容则要略读,以提高阅读效率。阅读虽然是个人化的事情,但默读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采用朗读或讨论式的阅读是一种交流,可以促使对阅读内容的深刻理解。

  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我认为“陪伴式阅读”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对哪些阅读材料感兴趣,教师也应该同步阅读。陪伴式阅读对学生的个人成长是很有利的,学生的阅读成长过程也是教师的阅读成长过程,师生间永远有共同的交流话题。

  很多人觉得忙而不去阅读。但在我看来,“读书永远不能等”。“见缝插针,想读就读;永远不要坐进书房才阅读,任何地方都可以阅读;永远不要有用才读,急功近利、立竿见影是妄想;永远不嫌自己读得太晚,只要行动,就有收获”是阅读时间管理的真谛。

 文/本报记者 雷灵 整理

返回顶部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京ICP备10039640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64号

©2024蜜桃臀AV高潮无码_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