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来源: 时间:2018-12-12 14:51:37
2018年10月29日 现代教育报 第06版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古文和诗词教学历来被视为难啃的“硬骨头”。最近,无论是“部编本”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篇目增加,还是考试中古诗文部分的权重提升,都让越来越多的人把关注点再次聚焦到古诗文教学上来。中高考改革之下,古诗文应该怎么教?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又对古诗文教学提出了怎样的要求?日前,蜜桃臀AV高潮无码“核心素养取向的古诗文教学论坛”在清华附中举办,北京一零一中学副校长程翔、清华附中语文特级教师邱晓云等教学名家亲身示范教学,为一线教师古诗文教学指点迷津。
课堂案例
分论坛1《念奴娇·赤壁怀古》
授课教师:北京一零一中学副校长、语文特级教师程翔
赏析诗词于无疑处生疑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脍炙人口、饱受赞誉的佳词佳作。对于早已为人熟知的诗词,教师该如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其发展更为深刻的认识呢?程翔老师在看似随意、实则暗含深意的提问中,将课堂引向了层层深入的探究之旅。
朗读是学习的基础。和很多老师一样,程翔老师的这堂诗词课在学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朗读声中起始。针对学生的朗读,程老师幽默风趣的评价,快速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与很多语文课堂不一样的是,在学生反复朗读,进入情境之后,程翔老师随之抛出了第一个关键问题:“该词中为何有些韵脚读起来不够押韵?”以此引导学生关注古代汉语的语音演变规律,帮助学生了解了“入派三声”的音韵学知识。
课堂上,程老师要求学生以激昂之情朗读“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体会词作者的情感;自己就以无奈、怅然之感示范朗读“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引发了学生们的阵阵掌声。第二个关键问题“‘小乔初嫁了’是否为闲笔?”的提出,老师与学生平等探讨诗词背后的历史典故与作者意图,在提问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文化信息。
在课堂的后半段,仁者见仁的开放式提问贯穿至终。“故国神游”究竟是何人在游、“人生如梦”是否表达了苏轼的某些消极思想,等又一关键问题的提出,在点拨学生思考问题方向的同时,引领其对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主题理解走向了更为深入、深刻的探究。
分论坛2《蒹葭》
授课教师:清华附中语文特级教师邱晓云
吟唱中感受
文学穿越千年之美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所使用的起兴手法、重章叠唱、结尾押韵、意蕴丰富等特点被后世千百年来所模仿学习。在清华附中邱晓云老师的课上,吟唱的形式勾连了《蒹葭》、古代诗歌、现代民歌与流行歌曲,带领学生感受穿越千年的中国文学之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伴随着邱老师低徊婉转的反复吟唱,课一开始,学生们就走入了《蒹葭》朦胧而又美丽的意境之中。邱老师告诉学生们,起兴是古代文学中的常见手法。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到《天仙配》《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和《梁祝》四大中国古代爱情故事传说中无不使用起兴,先言他物以引所咏之词,并总结出“山水日月、风雪云雨、鸟蝶莺雁”等起兴常用之物,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为了学习理解“重章叠句”这一诗歌中的另一常见手法,邱老师带领学生共同在《蒹葭》中寻找结构相似又反复吟唱的句式,品味其音韵与意境上的美感,更大胆对比了田汉作词、贺绿汀作曲的《四季歌》。学生们走出《蒹葭》的朦胧,走入“春季到来绿满窗”“夏季到来柳丝长”“秋季到来荷花香”“冬季到来雪茫茫”的四季清新明丽之中。在赏析对比中加深了对重章叠句的理解。
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中的“她”和《诗经·蒹葭》中的所谓“伊人“意蕴有何相似之处?现代电视剧《三生三世 十里桃花》的主题曲与《蒹葭》的句尾押韵有无异同?丰富的诗词歌曲鉴赏让学生在古今中国传统文学之美中穿梭往复。学生更在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尝试将清华附中校歌改为“诗经体”,在传承与咏叹中弘扬着我们民族的文学艺术之美与优秀传统文化。
分论坛3《论语》
授课教师:清华附中语文教师邹明
儒家经典中初探释读方法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凝结了中国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成果。但《论语》乱珠碎玉格言集般的编排方式和每则不同的意义内涵都为教师教学带来了挑战。教学示范课上,清华附中邹明老师通过三则《论语》的解读事例,让学生体验并了解古今学者释读《论语》的基本方法的同时,更对学生的审辩式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进行了训练。
课前,邹老师进行随机调查,了解学生们对论语学习的看法。在之前疏通文本和导读的基础上,他将古典文献学“做学问”的方法引入中学课堂。如:训练一,针对“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则的理解,要求学生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分发的补充阅读材料,自主讨论出释读意见。又如,没有句读是古文的一大特点。以往的古文教学,教师往往习惯于教给学生标准的句读划分。在训练二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讲解中,邹老师将课堂还给学生,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对该句进行句读,并说明自己句读断法的释意。最终学生呈现出多达六七种不同的句读方法,体现了学生在辨析过程中的审辩式思维。训练三,“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这则是一个内容,看似是一个学生的速记。邹老师以小组合作为单位,要求学生发挥想象,给出孔子说上述话时的“合理情境”。学生在此训练中构建情境、揣摩人物,通过思维活跃性,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分论坛4《记承天寺夜游》
授课教师:朝阳外国语学校语文教师张媛
活动实践中提升语言运用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因其描写美妙月夜景色、真实记录作者生活片段、体现作者与友人的深厚感情成为千古流传的名篇。在课堂上,张媛老师通过创设不同层级活动引导学生全面理解文章,深入探究内涵。
抢答作者生平背景、手绘作者人生轨迹图、利用古文片段进行扩写缩写……张媛老师的课上,一系列的活动实践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参与感与浓厚兴趣。在“我来理层次”活动环节,张老师带领学生复习记叙、抒情、议论、说明等描写手段,引导学生理清文章主体脉络。
“文字哈哈镜”活动提升学生的文字运用能力,张老师在要求学生精准提炼 “人、时、地、事”等叙事要素的同时,将文中上述文字进行缩写。随后,针对“月色入户—欣然—念—遂—寻—亦—相与”等古文相应部分发挥想象,创设情境,让学生扩写一段体现作者细腻的情感变化的文字。“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段文字充满了画面感。在“用文字绘图”环节,学生试图用自己的话语描绘出一幅幅庭院月色图。
专家观点
吴欣歆(蜜桃臀AV高潮无码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古诗文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前段时间,高中语文新课标提出了发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18个任务群,而古诗文教学恰恰涵盖了其中的多个任务群,包括经典文化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等。关注核心素养取向的古诗文教学意义重大。我认为,古诗文教学还是要关注文本理解,关注文言字词的学习,这些属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课的本质。审美、思维、文化等方面的核心素养都是建立在“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基础上的。此外,许多古诗文与今天的时代已经有了距离,所以,古诗文学习还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内容。
□文/本报记者 雷灵 整理